手机小说 > 仙侠小说 > 封神之开局就要去送死 > 第74章 设立八司

第74章 设立八司

易玄转身对姬昌施礼道:

“父王,孩儿建议除地务司之外,需得另外设立政务司、官务司、兵务司、刑务司、工务司、礼学司、户籍司,总共八司。”

姬昌闻言满是疑惑之色问道:“余下七司何用?”

易玄道:“首先是政务司,主职国内一切要务,统管余下七司,乃是国之机要核心,相若人之头,负责传达令谕,汇集、归纳、处理各地重要事务。

官务司,掌管全国文官任免、选拔、升降、调动等事务,主司内政。

兵务司,掌管全国武官任用、兵卒招纳、训练、兵甲分配、军令传达等,主司军政。

刑务司,掌管全国刑罚政令、审核刑名、审定律法、审定罪责,主司刑法。

工务司,掌管全国营造工程、招纳工匠铸造兵甲、修桥铺路、开山挖渠等,主司工务。

礼学司,掌管全国学院事务、学员招收、教学、考核,以及与内外各路诸侯往来之事,主司学务与外交事务。

户籍司,掌管全国疆土人员户籍,国库钱粮、官员俸饷及一切粮草财务事宜。

还有地务司,则是掌管全国耕地事宜、耕地分配、管理、赋税收缴以及运送归库,主司粮食耕种事务。

此八司成立之后,相辅相成,各司其职,可将政务治理得井井有条,大小事务,皆无遗漏。”

大多数武将虽能听懂,却是不甚明了,两眼发愣,一副懵逼样。

姬昌与散宜生则是低头沉思,易玄言之简单,但是想要成立八司,并非朝夕之事。

仅仅是一个地务司,亦不是短时间便可顺利施行,余下七司倘若全然成立,至少得十载之期,方可见其成效。

此举相若于重新设定制度与法度,绝非短时间便能设立,其过程必然困难重重。

易玄不管他们如何去琢磨,他提出方案,具体如何施行,让他们自行琢磨去,他起身走到记录之人边上,纠正了几处错误。

随后,他走到姬昌身边道:“父王,此事需得慢慢思量,不可心急,此时天色已晚,我让兄弟购来膳食,不如先用膳如何?”

姬昌闻言抬头眼神复杂的看了一眼易玄,他的儿子他岂能不知其根底?

易玄今日之表现,让姬昌觉得极为陌生,完全不像他的儿子。

姬昌看着易玄略微沉吟道:“易玄,你且随孤来。”

易玄略微疑惑,随姬昌行至偏僻之处,姬昌转身注视他片刻,方才出言问道:

“易玄,你且与孤言明,此等玄妙之策,你是从何而知?为何孤从未听闻?”

易玄心里咯噔一下,这是装逼过头了,引起姬昌怀疑了。

果然是装逼一时爽,直接火葬场!

他略微沉吟之后正色道:“父王,孩儿在去往朝歌之前,曾经因过度思虑父王而饮酒大醉。

醒来之后,便莫名多了些许零散记忆,此类策略,皆是孩儿整理零散记忆而来。”

姬昌闻言退出两步,脸色大变,神色大惊喝问道:

“你究竟是何方妖物?鸠占鹊巢,强行占据我儿身躯?”

易玄闻言暗道,姬昌猜得还真是太准了,只不过他不是妖物,而是来自于后世之人,他随即正色道:

“父王多虑了,此事师尊已为孩儿查探过,并非妖物夺魂,仅仅是孩儿之神魂,略强于常人而已。

或许是孩儿脑中原本就有此类记忆,醉酒之后方才意外开启。不足为奇。

何况孩儿如今已是天尊弟子,又是仙人之躯,何等妖物有此等胆量,胆敢加害于孩儿,父王且放宽心便是。”

姬昌狐疑道:“易玄,那为何你与之前脾性差别如此之大,简直判如两人?”

易玄胡扯道:“父王,人之神魂乃是最为奇妙异常,非言语可明,如今之脾性,或许才是孩儿之本性。

孩儿亦猜想过此事,或许是孩儿之神魂,自出生之时,便因不知名之缘故,带有些许零散记忆。

而在婴孩之时,脑中自是无法容纳诸多记忆,因而自行封存于脑中。

直到孩儿醉酒之后,方才巧合之下,解封脑中之记忆,因而脾性亦有所改变。

父王,不论孩儿脾性如何,终归是父王之子,此乃血脉亲情,永不会变。”

姬昌低头沉默了,脸色阴晴不定,片刻之后抬头笑道:

“易玄,你说得对,我们是父子血脉亲情,岂可分割,倒是为父无端猜疑之过。”

易玄见此事揭过,也随之笑道:“父王何出此言,此乃父王关心孩儿之举,岂可言过?”

姬昌微微点头,随后叹气道:“你所言之八司,虽是绝妙之策,但倘若要达到各司其职,恐三五载亦难正常运转。”

易玄道:“父王,此事不可急于一时,需得逐一实施,先促成地务司与政务司,同时筹办礼学司。

待到地务司与政务司稳定之后,再逐一设立余下几司,不可同时设立,否则必然难以顾及,导致政务杂乱,反而不妥。”

姬昌点头道:“此事既是你提议,亦唯有你明了其中细节,尚需你多提点散大夫才是。

学院亦得尽快招收学员,识文认字之人过少,许多事务皆难以理清头绪。

单靠散大夫一人难以成事,其余文官并无能力出众之辈,缺之甚多。”

易玄道:“孩儿知晓,散大夫若有不明之处,尽可前来询问孩儿便是。

此外需得召集各路诸侯,将耕地改革之法传之,且先观各路诸侯如何应对。

至于缺人之事,父王无需过于忧心,地务司改革之后,必然有大量贵族子弟涌入西岐城。

这些子弟多是具有学识之人,将其招纳用之,暂时不会过于紧缺,待到地务司勉强运转之时,至少需得三五载。

届时学院已能教授出一批识文认字之人,虽不能独挡一面,却也能从旁协助处理事务,逐渐知悉相应事务。

此乃长久之计,并非短时之功,终有各司其职、相辅相成之日。”

姬昌闻言赞许的笑道:“此言甚为有理,倒是为父过于心急了,且去用膳,免得众文武等候时久。”

随后父子俩回到场中,与众人一起用膳。

接下来,散宜生亲自誊写记录八司之法,不明之处,易玄亦详细解答。

各司之法独记一册,最后散宜生视为珍宝一般收起,此时已是临近天黑,姬昌率领众文武返回西岐。

易玄回到茅舍之时,众仙已然各自打坐静修,他没去打扰,直接回了茅舍,洗漱之后与邑姜相拥而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