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科幻小说 > 人工智能小爱 > 147,碳基芯片

147,碳基芯片

最后又商量了一些联合发布会的细节后,确定了发布会日子,随便科技这边产量没有问题,主要是等他们两家拿到工信部审批,然后在生产出一定的库存,才能开始发布。

大概需要一个月左右的准备时间,期间可能还会出一些小问题需要三家一起商量解决方案,这方面就不用张伟操心了,基本都是李亮那边的工作。

送走余总和雷总后,小爱告诉张伟私人航天公司已经注册并通过审核了,目前正在连夜同时建造发射基地,生产和主装车间。

临近发布会一个星期的时候,菊花和大米同时公布了发布会宣传海报,同时随便科技在官网首页也置顶了新产品发布会,巧合的是3家公司公开的发布时间居然是同一天。

更巧合的是不仅发布会日期一样就连时间也是一模一样的。

发布会前一天,就在大家都还在纠结明天看哪一家发布会直播的时候,随便科技,菊花和大米今天的宣传海报居然是一模一样的。

主题是电子科技联合发布会,大家一看到这个海报都有点懵逼了,难道他们三家的发布会是一起开的?

有的人觉得不可能,有的人觉得肯定是了,不管是哪种猜测都将在明天下午两点半揭晓。

第二天下午两点钟的时候三家各平台的官方直播间都提前开启调试。

调试期间一般会播放自家产品的宣传视屏,不过这次不同,因为三家的官方直播间播放的居然是统一的宣传视屏。

既不是菊花的产品,也不是大米的产品,而是对于未来终端各种猜想的视频,视频没有提到任何品牌。

离发布会最后10分钟的时候,视频关闭,画面上显示着几个大字,电子科技联合发布会。

最后5分钟的时候主持人将赞助商的名字全部念了一遍后宣布发布会正式开始。

此时三家官方直播间的画面是一样的,这时候大家才确定就是三家在一起开的发布会。

开场音乐响起,一段悦耳的纯音乐,不是大米的,也不是菊花的,更不是随便科技的,这是全新的一段BGM,是专门为这次发布会新创的。

接着3个人同时走上了台,分别是李亮,余总,雷总。

李亮:“欢迎大家观看本次的新平发布会,我是随便科技的李亮。”

余总:“我是菊花的余XX。”

雷总:“areyouok!我是大米科技的雷X。”

随着雷总的话落,现场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直播弹幕满屏都是areyouok的字样在飘。

李亮:“看得出来大家都非常喜欢雷总啊,这次我们三家联合开发布会,可以说有史以来,前无古人,后面有没有来着就不知道了。”

“这次发布的产品也是有史以来科技含量最高的产品,可以说是人类科技的结晶,发布会分4个阶段,现在先请余总和雷总到位置上休息,由我先介绍我们的第一个科技成果。”

余总和雷总给大家招手后就到观众席第一排他们的位置上坐着了。

李亮:“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信息时代,信息时代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算力,算力的优劣取决于处理器。”

“目前我们的处理器依赖硅基半导体,随着电路集成度越来越高,电路之间的间隙也越来越小,目前我们最先进的处理器制程已经可以达到1纳米的精度。”

“但是,这已经是能达到的物理极限,间距在小,就会产生电子隧穿效应,电路会变得极其不稳定,所以我们基于硅基半导体的处理器算是走到头了。”

“想要在提升算力只能加大面积,或者加厚多几层电路,这也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电子产品内部空间是有限的,而且如果简单粗暴的加大芯片面积散热也会成为另一个问题。”

“不过这个问题在我们随便科技还没成立的时候就已经有人提出了解决方案,那就是更换制作芯片的材料,因此全世界都在寻找可以替代硅基半导体的材料来制作处理器。”

“最后发现不管用什么材料替代,最后到1纳米的精度时候都避免不了电子隧穿效应。”

“不过人类依然没有放弃,直到有人发现了碳纳米材料,利用碳纳米材料制作的处理器,同制程下算力比硅基半导体的多出最多10倍的算力,而且碳纳米管拥有几乎0电阻的特性,理论上几乎不发热,同时也解决了散热的问题。”

“但是有一个缺点,成本太高,之前只有在实验室里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才能勉强制作出一台低性能的验证机。”

“碳纳米芯片最难的就是将碳纳米管铺设成指定的电路,如果拿光刻机来比喻,14纳米精度的碳纳米管排列机的制造难度要远远高于1纳米的光刻机。”

“首先不说碳纳米管排列机的难度,就是生产碳纳米管的难度就已经非常的高,碳纳米管大家可以这样理解,一张长方形的石墨烯薄膜,石墨烯薄膜大家都知道是什么了吧,之前的产品发布会我不止一次介绍过,如果有不知道的话我再给大家简单说一下。”

“就是多个碳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成六角网格的一张薄膜,厚度只有一个原子。”

“碳纳米管就是将这张长方形薄膜卷起来两边在通过共价键将边缘的碳原子链接起来,看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管状体,其直径只有一纳米,所以这根管也非常的细。”

“大家可能对1纳米没有什么概念,打个比喻,你们的一根头发约等于60000纳米,一根碳纳米管比你们的一根头发细6万倍,已经是肉眼不可见的程度。”

“碳纳米管的制造技术我们早已掌握很久了,目前的难度就是这个碳纳米管排列机,经过我们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的研究,终于也还是攻破了所有技术难题。”

“制作出了14纳米精度的碳纳米管排列机,大家可别看它的精度只有14纳米,刚刚已经说过了,其科技含量,技术难度高于1纳米光刻机。”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已经猜到了,没错我们今天发布的第一个成果就是,14纳米的碳纳米芯片,也可以简称为碳基芯片。”

话音刚落就有一个小姐姐端着托盘走上了台。

李亮从托盘上拿出了一个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处理器左右全方位的给大家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