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仙侠小说 > 极皇武越仙 > 第零三二章 七月十四

第零三二章 七月十四

风月门驻地,后院内。

这四周很静,所有人都在等待常三验尸,约莫一盏茶功夫,常三收好工具起身。

早候在一旁的旬同连忙开口询问:“常三兄弟,都看出什么了?”

常三没搭理旬同,转身看向段成,得到其示意后,说道:“凶手是一个惯用右手刀的内息境高手,身法灵活,刀法简练,精准,至于这暗器手法...呃。”

说到暗器,常三撇撇嘴,止住了话头。

见常三的叙述突然停了,旬同接口道:“常三兄弟,您接着说啊。

常三淡淡道:“完了。”

旬同一怔,诧异道:“这就完了?”

常三眼中一道闪过讥讽,道:“两个人被一刀砍死,另一个被暗器砸死,三个人连一招都没撑过去,这能验出什么来?”

“呃…”

旬同尴尬的笑了笑,虽然他不会武功,但也明白,手下连人家一刀都接不了,着实是废了点。

“这人是用刀的行家啊。”

旬同不懂,段成却是内行,他的脸上多了几分凝重,稍稍沉吟,道:“你们确定那个蓝衣面具人是一个少年?”

旬同连忙道:“确定,确定,广财见过他。”说着,他伸腿踢了黄脸汉子,也就是广财一脚。

小腿上挨了一脚,黄广财如梦初醒,慌张的往前走了几步,双膝一软,跪在地上道:“三…三公子,小的,小的自幼混迹市井,这双眼睛和耳朵毒的很,绝不会看错听错,观其体型,听其声音,那面具下的人不可能超过十八岁。”

黄广财刚说完,其他见过蓝衣面具人的人在一旁连连附和。

“对对,三公子,老黄的眼睛和耳朵看骨龄可准了....“

“三公子,那个蓝衣人身材纤细瘦小,比一般的半大小子都不如...”

“嗯,对,他说话娘们儿唧唧的,一听就知道还是个奶娃子...”

.........

见众人七嘴八舌的肯定,段成心中刚刚升起的一抹担忧慢慢消散。

在段成想来,那蓝衣面具人刀法再高,身法在快又怎么样,到真的拼斗的时候管你刀法还是身法,一掌拍过去,料那小子也挡不住。

内息深厚才是一个武者的根本,就算那小子打从娘胎开始修内功,内息修为也不可能比他高。

想到这,段成心中一定,对旬同道:“那小子不是说,会去找你吗?

那就等他在去找你的时候,帮你除掉他。”

“三公子,这个..”

旬同脸色有点难看,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段成冷笑一声,道:“你此刻找得到他吗?”

一听这话,旬同有点泄气,他今天都派出去三波人搜寻蓝衣面具人了,连根毛都没寻到。

他叹了口气,无奈道:“那就先谢过三公子了。”

他不怕段成不管他,凭他多年以来对段成的了解,只有他收了银子,事儿定是会办的。

段成笑道:“那小子找你的时候,记得先派人报信,你小心点,千万别死了...哈哈哈。”

笑着,人已离坐而去了,常三和阿春等人自然紧随其后,一起出了后院。

旬同望着段成等人离开的背影,心中窝火憋气。

付出了这么多银钱,却只得到了一句并不牢靠的承诺。

这三公子,太无耻了

可惜,他在难受也得憋着,忍着,谁让他惜命,谁让他有求于人,谁让他不会武功呢?

......

这一日清晨,天高云淡,朝阳清亮,不似午时那般热烈,照在身上暖意洋洋。

青衣坊和风月坊的交界处,城南破庙前一颗大樟树下围着二十几个小乞丐,正聚精会神的听一个布衣少年说话。

少年一身布衣满是补丁,腰间悬着一根儿臂粗的木棍,脸上满是黑灰,一双眼珠却极为灵动,泛着狡黠。

只听他对小乞丐们道:“七月十五,月满之夜,桃面刀客,神功为注,风月楼前,求赠有缘。”

“这句歌谣记住了吗?谁记住了,背上一遍,可领一块桂花糕,谁先来?”

布衣少年正是杨小月,她见面前三四个孩童举起了手,便随便指了一个看起来颇为机灵的孩子:“好好,三狗子你先来。

“七月十五,月...月满之夜...”

三狗子磕磕绊绊的背了下来,杨小月在身旁大木盒中,取出一块白白的桂花糕递到三狗子面前,鼓励道:“吃吧。”

三狗子盯着面前的桂花糕,咽了一口口水,犹豫了一会儿,抬起脏兮兮的小手,放在前襟的补丁上使劲的蹭了几下,接过桂花糕,慢慢的放进嘴里,一点一点的舔着吃,吃的十分香甜,一边吃一边笑嘻嘻道:“哥哥,桂花糕可真甜。”

这孩子也就七八岁年纪,杨小月见他小心翼翼吃桂花糕的样子,多少有点心酸,她在三狗子这个年纪的时候,也曾为了一盒酸奶这样吃过。

“大哥哥,我也会背..”

“我也会,我也会....”

“我先背,我先..”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旁边的小伙伴们见三狗子手中的桂花糕渐渐变小,桂花糕的香甜的味道四散开来,羡慕的直咽口水,纷纷踊跃举手。

杨小月瞥见人群中有一个特别瘦弱的孩子,被身旁的大孩子挤的东倒西歪,便先叫他来背:“小草,你先来...”

“七月十五,月满之夜,桃...桃..桃..”

小草背不下去了,使劲攥着衣袖,急的双颊通红满头汗,杨小月并不着急,喊旁边孩子不要吵闹,待四周安静后,示意小草重背,自己则取下腰间木棒,哒哒击打地面,给他打节奏。

在节奏的配合下,小草勉勉强强的背了下来,杨小月如约给了他一块桂花糕。

在桂花糕的刺激下,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二十几个小乞丐都把歌谣背了下来。

“我要背,哥哥.我还要背...”

“大壮,一人一天只能背一次。”

杨小月盖上大木盒,一脸严肃的制止了小乞丐们重复撸羊毛的行为。

啊!小乞丐们拉了个长音,耸拉着脑袋,满脸失望

这时,杨小月口风一转,抛出了诱饵:“不过,还是有别的办法可以吃到桂花糕的。”

“什么办法,哥哥快说...”小乞丐们抬起头,期待的看向杨小月,还有个别几个盯着地上的大木盒,暗暗吞口水。

“从今天开始,到七月十四,总共三天时间,在这三天内,一人一天只可以吃一个桂花糕,但每拉一位同伴并让他背会歌谣,那就可以多吃一块桂花糕,如果你可以拉两个同伴并让他背会歌谣,那你就可以吃两个桂花糕

你拉来的同伴背会歌谣,也可以得到一块桂花糕,他如果拉来了新的同伴并让他背会歌谣,也可以多拿一块桂花糕,以此类推...”

杨小月解释了很多遍,小乞丐们终于懂了。

之后的三天里,杨小月一直坐在大樟树享受暖日和清风,一边在脑海中推演各种武技,顺带着给一波波的小孩子们发桂花糕,周而复始。

随着杨小月对藏锋式的理解,不得不说她赚大了,在她看来藏锋式比七杀经强的不是一点半点,七杀经再强,也是只是一套内功而已。

而藏锋式技巧解构和重组,竟直达一些武技的核心。

杨小月发现,一般的武技经过藏锋式改良后,基本会变的面目全非,但其威力和效果,至少比之前提高了近三成。

比如,她在武馆学的《追风十九剑》,经过藏锋式技的解构和重组后,仅剩下七剑,再比如《百战刀》这样的战场杀人技,被藏锋式改为极为精炼的三刀

杀死钱二的那一刀,便是百战刀凝练后的第一刀,因胜在出招时,刀身飘忽,宛如黑雾,又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便被定名为,雾刃。

要知道,当时她在兴盛武馆呆了一个多月,学了有近百种普通武技,要是全部改良...

每每想到这些,杨小月做梦都会笑醒。

三天时光,转瞬即逝,依靠这些乞儿的力量,这首歌谣已近乎传遍了风月坊的街头巷尾。

第三日,又是一个天朗气清,风和日丽的下午。

杨小月将剩余的桂花糕全部分给乞儿们,引得乞儿们爆发出阵阵欢呼声。

见孩子们吃香甜开心,杨小月微微一笑,然后默默的转身离开。

明夜便是七月十五,她需要做一些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