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仙侠小说 > 太平卿士 > 第十六章 道理该怎么讲?

第十六章 道理该怎么讲?

李二牛私自带李剑云进武舍这事闹得很僵。

首先是李二牛免不了遭一顿打。

事情发生后的第二天,武舍的那名管事亲自上门,将李二牛退出武舍的事向李老族长说了,武舍管事的态度倒还算公正,并没有在原来的事情上添油加醋,当然也不是平铺直叙,说的时候多少加入了一点个人情绪。

结果,正在李剑云家的炕上睡大觉的李二牛,被他爹带着人来从炕上绑走,直接去了李家祠堂,李老族长和几位族里的长者也都在,李老族长啥也不说,先是噼里啪啦的一顿家法伺候。

李二牛也是硬气,咬牙死扛着,愣是没出一声。

李剑云当天从学馆回到家,没有看到李二牛,想着他在路上听到的碎言碎语,知道李二牛出事了。

他和李二牛都把事情想简单了。

入武舍修武乃是一族的大事,特别是三姓大族,族内有多少子弟进了武舍修武,表面上看是关乎一族的脸面,实际上却是关乎着一族的荣辱兴衰。

李家之所以在小镇只能排到第三,归根结底还是后辈子弟当中,进武舍修武的比卫、郑二族要少。

卫、郑二族中,都有人曾在虎神会上取得过名次,而李家一个也没有。李家从族长到族人,都是对李二牛觊觎了厚望的,而李二牛却一声不吭退出了武舍,怎能不让人气愤。

李老族长那一鞭鞭打下去,不但疼在李二牛身上,同时也疼在他心里。

担忧了一个晚上,李剑云一早爬起来,简单洗漱后,便去翠婶那儿拿馒头,翠婶看到他时,眼神怪怪的,也没有像平常那样和他有说有笑,匆匆给他拿了馒头,便埋头去忙活了。

李剑云也没注意,他拿了馒头便往学馆走,一路上碰到几个李家的人,隔着老远便对他指指点点,目露凶光,一个个恨不得跑过来捅他一刀似的。

李剑云大概猜出是什么原因,他也没办法去争辩,只好抱着馒头匆匆赶去学馆。

在学馆门口,他看到一个人正从学馆里出来。

只打了一个照面,李剑云便被那人的形象气质给吸引了。

那人约莫四十多岁的样子,留着一缕青须,身材魁梧,但相貌却不粗犷,反而显得俊朗清秀,一身冠带整齐,举止规正,比之卫先生,另有一番风范。

李剑云垂手立于一旁,微笑地看着那人。

那人也停住脚步,打量眼前的这个黑瘦少年,眼里露出一丝惊讶,似乎发现什么了一般。

他将双手交叉垂在身前,微笑问道:“你是卫先生的学生吗?”

李剑云点点头,老实地道:“我才入学馆几天。”

那人又仔细打量李剑云一番,越看眼睛越亮,最后点点头,说道:“卫先生好眼光。”

说完便略微欠一欠身,举步离去了。

这一切,都被阁楼里的青年书生看在眼里。

见面后,李剑云问青年书生,刚才来学馆的是什么人。

卫易说他是四维书院的山主,然后又加了一句,说他是一个比较讨厌的人。

李剑云本来还想多问一句,那四维书院在哪里,山主又是做什么的,见卫先生似乎有点讨厌那个人,便闭口不问了。

学生不问,先生也就不多说。

卫易将手里的一册蓝皮封面的书递给李剑云,并说道:“这是我编著的《新书》,取推陈出新之意。所收录之文章,兼顾了文、兵、策、法四家之说,以及练气士修真之妙法真谛,每一篇都有我的注释和心得,今天送给你,希望你从中能有所收获。”

李剑云开心地拿着翻看,如获至宝一般,这是他平生接触的第一本书,怎能不令人不激动。

他一听这书是卫先生自己编著的,顿时肃然起敬,合上书恭敬地捧在手里,一脸认真道:“先生请放心,我一定认真领悟。”

青年书生点点头,笑着道:“你也别把它奉若神明,别书上怎么说,你就怎么信,书上说的不一定都对。”

少年听后一脸茫然。

青年书生继续说道:“道理是死的,人却是活的,有时候你认为是对的东西,但别人却不这么认为。”

这次少年忙点点头。

他问道:“卫先生,那道理该怎么讲呢?”

青年书生先是一愣,然后笑了,背起左手,右手比划道:“那要看跟什么人讲道理了,有些人你得好好跟他沟通,但有些人你就得大声跟他去吵去闹,还有些人却是怎么说都说不通,那该怎么办呢?”

说完盯着端坐在席上的李剑云看。

少年思索片刻,摇了摇头,一脸茫然。

青年书生撸起袖子,露出他那一双白皙的手,比划着道:“那就得用咱们大离人讲道理的方式,拳头不行,就用刀剑。”

少年一脸愕然,随即开心地笑了,这确实是最能见效的讲道理的方式,李二牛就信奉自己的拳头为上。

“圣人有言,君子可折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青年书生背负着双手,在室内来回走动。

席上端坐的少年默默记下青年书生的话。

他本想对卫先生说一下昨晚在武舍发生的事,好向卫先生讨个主意,但刚才听了卫先生的话以后,他自己有了一些主意。

况且,卫先生说过,先生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事事都去麻烦卫先生,倒叫他看轻了。

为了卫先生刚才这一番话,李剑云将这些天停练了的“拳桩”,又捡了起来,每天天不亮,便起身到院子里走桩百遍,寒来暑往,日日不卒。

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下午从学馆出来,李剑云没有直接回家,而是跑去福运巷李府门口,他想正大光明地去给李二牛道声歉,虽然他知道,李二牛不在乎这个,但这个歉是道给李家人看的。

他觉得,这便是卫先生所说的道理,做人的道理。

像多年前一样,李剑云没能踏进李府的门槛,一个年轻门子传出了李老族长的话,说不希望再看见他与李二牛来往,还说,如果被他看见一次,他就打李二牛一顿。

李剑云不敢再在李府门口逗留,万一李二牛听到他来的消息,跑出见他,那不是平白无故又要挨一顿打,他知道,李老族长在这方面,说话很算数的。

一路走回泥路巷,李剑云感觉刚刚变得明亮的天,经过昨天的事后,又变得昏暗了。

少年心里憋屈,有一肚子的委屈没地方去讲,武舍对于他来说,似乎就是一个梦魇,每当他想去靠近,就会惹来一身祸事。

以前他不明白,现在他似乎懂了。

一只山雀想往凤凰堆里挤,没被一把火给喷死,就已经是万幸了。

到了泥路巷口,少年狠狠地抹了一把脸,长吐一口气,收拾起心情。

不都是为了讲道理嘛,不入武舍修武,他也一样能把道理讲通,三叔公说过,鸡不叫,天也亮。

当他匆忙走到家门口时,看到早上在学馆门口遇到的中年男人,垂手站在他家院门口。

李剑云走上前去,一脸诧异地问道:“先生,您是在等我吗?”

中年男人冲他微笑地点了点头。

这下倒让李剑云有些不知所措了,只匆匆见过一面,他竟然找上门来,却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事。

关键是,卫先生说过,他是一个比较讨厌的人。

“不请我进去坐坐吗?”中年男人微笑道。

他表现得彬彬有礼,但又不失风度,特别是看人的目光,温润亲切,让人感觉如沐春风。

李剑云低头看了看手里的馒头,脸上一阵迟疑。

中年男人又说道:“我就进去坐一会儿,有几句话想问问你,当然,如果有茶水的话,也行。”

话说到这份上,再迟疑的话就失了礼数了,李剑云微笑点头,摸出钥匙匆匆去开门,然后将中年男人让进了院子。